两千年前的活遗产-紫鹊界梯田旅游指南
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境内,东邻槎溪镇,西接奉家镇、北靠文田镇、南与隆回县鸭田镇、金石桥镇接壤,西南与溆浦县相连,属于雪峰山中部的奉家山体系,以风车巷最高海拔1585.2米为基点,向东北方向呈扇形展开,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达30多座,紫鹊界海拔1236米。
紫鹊界梯田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,完成于宋、明,是古梅山峒先民将早期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相融合、最后完全过渡到稻作文化的历史遗存。紫鹊界梯田规模宏大,位高坡陡,形态极为壮观。在它周边2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可谓无山不有田,梯田总面积10万余亩,集中于紫鹊界周边的核心景区面积达2万亩以上。
紫鹊界梯田依山就势开凿,从海拔500米到1200米之间,共500余级,坡度30-50度之间,其面积之大、坡度之陡峻、线条之流畅、形态之优美,充分显示出紫鹊界梯田的自然美与古朴美,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、文化价值。
紫鹊界梯田,2004年6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,2005年12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,2006年1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,2007年4月荣获湖南“新潇湘八景”和“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”称号,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“十一五期间国家拟重点支持的遗产地名单”,2009年8月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第九批国家水利风景区,并被评为“大众最爱之湖南旅游目的地”。
2012年9月26日至10月7日,湖南首届大梅山文化旅游节暨紫鹊界世界梯田研讨会在新化召开,活动吸引了十余万游客前往参观游玩,更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更生,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、农村局局长艾云航,世界农业遗产委员会著名专家闵庆文等二十余名专家、学者的集体参与研讨。在随后一个月的连续实地走访中,不少专家、学者更是耳闻目睹了用稻草编织而成的香草龙、地滚龙,娱人娱神的傩戏傩舞,祖传父教的刀枪棍戟,几千年一成不变的干栏式板屋以及一锄一耙的古老耕作方式。有专家感言:从宗教信仰到图腾崇拜、从饮食起居到民风民俗,乃至那“呜啊”“呜啊”的劳动互助挖土歌中,能深刻感受到在紫鹊界一带依旧原汁原味的传承不息。
“紫鹊界梯田,胜似瑶池,甚似天堂”,“不愧是两千年前的活遗产”。专家认为,其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先民能科学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质土壤体征,因地制宜修建梯田,灵巧地镶于山坡,巧引巧灌渗泉流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