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中国(长沙)老年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11日—15日在烈士公园举行
日前,一份调查称北京某养老机构预定入住需要等166年。这一说法将“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”的问题再次推到风口浪尖;而拟试行的“以房养老”又争议四起,在老龄化程度加剧的今天,养老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之一。
在长沙,老年人口已经占到了16.97%,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。长沙的老人们怎么养老?怎么样让晚年生活过得更幸福、更健康、更精彩?在2013中国(长沙)老年产业博览会暨第三届枫林爱晚老年文化艺术节即将开幕之际,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相关部门。
现状 全市建成45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
市民政局老龄办提供的数据,长沙市目前老年人口达110万,占人口总数的16.97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-3个百分点,并以每年4%-5%的速度递增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,面临老龄人口急剧增长的挑战更加激烈,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
市民政局老龄办负责人介绍,为应对挑战,近年来长沙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,以社区养老为依托,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:出台了一系列优惠、扶持政策,打造了众多服务品牌;扶持了一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,形成了“政府引导、社区主办、社会参与、老人受益”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。其中,2009年长沙就开始了对“三无”、特困、空巢、高龄等6大类老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;去年出台政策加大了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扶持力度,明确为民办养老机构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,新建机构每张床位4000元、改(扩)建机构每张床位2000元的建设补贴。
“今年年初我们联合市财政局完成了对首批19家养老机构的建设、运营补贴,共计下拨资金393.6万元。截至目前,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45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(站点),每年为全市2000多位老人提供了政府购买服务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困难 养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
“长沙老龄人口基数大、增速快,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。”据介绍,虽然长沙在养老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,但还是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,与发达地区相比,存在差距。
“扶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落实难。主要体现在用地难、融资难、水电气等优惠政策落实难。融资难是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的巨大困难,养老用地一般都是划拨用地,不能进行抵押贷款,而养老服务业的资金回笼周期长、利润薄、无抵押等特性,又没有政策支撑,导致很多想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。 ”该负责人表示,目前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相对薄弱,养老护理员工作环境差、工作强度大、责任心要求高、待遇相对偏低,导致专业技术人才不愿从事该项工作。
另外,养老机构运营、管理人才的匮乏,居家养老的发展不平衡、城区配套用房困难造成居家养老服务难以形成规模等,同样制约着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创新:首届老博会将推动“银发消费”
今后长沙将大力增加社会养老服务供给,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、家政服务、康复护理、精神慰藉、安全援助等多方位服务。同时注重增强老年人养老消费能力,探索推进长期护理保障等老年福利制度,增加“银发消费”,释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。
“长沙正大力构建‘9073’养老服务体系,即90%的老人依托居家养老,7%的老人社区托老,3%的老人机构养老。”市民政局老龄办介绍,目前政府主要是在“保基本、兜底线”的基础上,发挥市场活力,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“主角”。这意味着,社会力量在养老体系中承担相当重要的责任。而即将举办的2013中国(长沙)老年产业博览会暨第三届枫林爱晚老年文化艺术节,可谓抛砖引玉之举。
老博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,为老年人举办大型专业展览会,这在长沙尚属首次。作为长沙首届、中部地区首届老年产业博览会暨老年文化艺术节,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为老年人提供展现自我、放飞梦想的平台,更重要的是为星城老年人奉献一台老年产业的精彩大戏。
博览会还将根据当代老年人的需求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要,围绕老年人宜居环境、健康养生、精神文明、信息服务和养老服务机构管理、养老服务品牌推广等主题,重点宣传推广养老服务业的创新理念、服务技术、管理成果。 |